近年来,未成年人在游戏中大量充值的现象频繁出现,令人担忧。北京的吴先生反映,他12岁的女儿在短短三个月内在多款小游戏上充值超过10万元,其中在“梦想城镇”一款游戏上就独自充值近8万元。吴先生尝试多次申请退款,但遇到了重重困难,退款之路如同登天。疫情期间,未成年人因居家上网课,游戏充值的投诉案例激增,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在五一期间收到的网络游戏相关投诉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60%。
吴先生的女儿在使用母亲的手机进行网课时,通过社交平台关联登录了游戏,最初的充值金额只有几十元,但随着时间推移,充值金额逐渐增大,最高一天甚至充值超过一万元。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江苏的潘女士的儿子在一个月内充值了13万元,造成家庭经济负担。投诉平台上也充斥着未成年人游戏充值的相关投诉,金额从几百元到数十万元不等。
一方面,游戏公司未能有效实施实名认证,导致未成年人可以轻易充值。虽然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已发布相关通知,要求实名注册,但记者体验多款游戏发现,许多游戏并未严格要求实名认证,充值金额也设置过高。“梦想城镇”的充值金额从6元到518元不等,游戏中还存在引导消费的现象,玩家在完成任务时往往需要充值才能加快进度。
另一方面,家长在申请退款时面临重重阻碍。吴先生在苹果官网申请退款却未果,尝试联系游戏公司时也发现客服响应缓慢,甚至无法直接沟通。拨打消费者协会电话也未能获得实质性帮助。记者在尝试联系客服时发现,许多联系方式隐藏在页面的角落中,客服页面往往是全英文,增加了沟通的难度。
法律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已明确规定,未成年人未经监护人同意的充值行为应予以支持退款请求,但实际操作中,家长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充值行为由未成年人所为,举证困难。专家建议,网络平台应加强实名制和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以有效防范未成年人在游戏中进行高额充值的行为。
总之,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家庭、社会及游戏企业应共同努力,采取措施防止未成年人过度消费。
原创文章,作者:xiao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ekm.com/gl/1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