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调查显示,许多未成年人通过“租号”方式轻松绕过防沉迷系统,导致游戏沉迷现象严重。以江苏的案例为例,一位9岁孩子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花费超2000元租用游戏账号。租号的价格从几角到几十元不等,记者体验后发现,仅需4元便能轻松破解防沉迷限制。此外,未成年人还通过购买游戏账号或代练服务来规避监管,这些行为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游戏沉迷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此,国家新闻出版署在2021年推出了严格的防沉迷政策,仅允许未成年人在特定时间内玩游戏。然而,尽管这些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2024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报告》显示,控制游戏时间在3小时以内的未成年人比例有所上升,仍有一些人利用各种手段逃避监管。
未成年人在环绕游戏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成年人的账号进行租用或买号,这意味着成年人在无形中影响了未成年人的教育。倘若有人利用这一现象牟利,相关部门应加强打击和惩戒。同时,游戏企业也需承担相应责任,目前一些平台仅通过首次人脸识别来管理,这为不法行为提供了机会。
然而,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引导才是根本解决之道。堵截并不是有效的方法,尤其在孩子进入青春期时,禁止往往会激起他们更大的反抗心理。家长应关注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并提供健康的替代活动,帮助他们快乐成长。研究表明,家庭关系不良的孩子更容易沉迷游戏,而好的亲子沟通则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
未成年人天生好奇,游戏的即时快感使他们难以抵挡。为了有效引导,家长可以带孩子参与户外运动,或与朋友一起进行线下活动,增强社交能力。总之,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才能真正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原创文章,作者:xiao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ekm.com/gl/1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