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这是国内首个针对未成年人游戏退费的团体标准。该标准明确了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监护人等相关方的责任比例,为未成年玩家的游戏消费退费提供了依据。
根据新标准,若未成年人向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申请退费,服务提供者需核验申请人的身份,并根据法律规定返还各方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已消耗的增值服务等无法返还的财产需按折价减扣,且各方的责任基于过错情况承担。
具体来说,如果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未接入实名认证系统,导致未成年人超额充值,则该服务提供者需承担100%的责任。如果监护人为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措施,责任则按30%-70%划分,监护人需承担剩余责任。团体标准还细化了监护人过错的情况,包括提供成年人身份信息、未能有效管理银行卡等。
该标准的出台旨在填补行业空白,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巩固防沉迷措施的成果,促进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它为解决未成年人游戏消费争议提供了明确的框架,有助于各方在面对退费问题时有章可循,避免矛盾升级。相关专家认为,这一标准为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主张权益提供了规范的路径,企业在处理退费纠纷时也将更加规范化和合理化,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原创文章,作者:xiao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ekm.com/gl/2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