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未成年人在网络游戏中无序充值的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中国互联网协会于5月28日发布了《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这是游戏行业首个专门针对未成年人消费管理的标准。该标准为未成年人游戏退费问题提供了明确的解决方案,划分了各方责任。
根据新标准,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与监护人需根据各自过错承担相应责任,若一方存在过错,则需赔偿对方的经济损失。如果各方都有过错,则需按比例分担责任。具体而言,如果游戏服务提供者没有接入实名认证系统,导致未成年人超额充值,则需承担100%的责任。但如果监护人帮助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措施,责任则可按30%-70%进行分担。
此外,标准中还设定了未成年人游戏消费的上限。针对8至16岁的用户,单次充值不得超过50元,每月累计不得超过200元;针对16至18岁的用户,单次充值不得超过100元,每月累计不得超过400元。这些限制旨在有效防止未成年人过度消费,巩固防沉迷的成果。
标准的实施还要求,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在处理退费申请时,应根据法律规定返还相关财产,并可对涉及的游戏账号进行合理处置,如封禁账号等。未成年人保护的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家长应积极参与,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
随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实施,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的监管,提升家长与学校的防沉迷能力。整体来看,此次标准的推出不仅明确了未成年人游戏消费管理的责任划分,也为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原创文章,作者:xiao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ekm.com/gl/2536/.html